民權總院忠孝分院│宜蘭分院

診所介紹 醫療陣容  門診時間  媒體花絮  交通資訊   中藥方劑   相關連結   與我聯絡  技術中心

《藥膳調理方》喝艾葉、骨碎補、桂枝等茶飲溫經散寒

作者: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4 年5 月28 日 上午 12:00

質偏濕、寒者,飲食應注意選擇食材。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體質偏濕、寒者,容易在天氣轉換時,溫差大的時候,出現身體痠痛的問題。

日常飲食建議少吃生冷、冰冷物,還有濕氣較重的蔬果也應少吃。

另外可配合茶飲方保健,幫助溫經散寒功能。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體質偏濕、寒者,身體關節也會較不舒服,尤其當身體經絡的循環差的時候,若又有環境的風寒濕邪入侵,更容易加重關節疼痛。日常飲 食應注意,包括冰冷、生冷的東西少吃。此外,濕氣重的蔬菜、水果(如西瓜、橘子、苦瓜、冬瓜等較濕冷的食物),也應儘量少吃。或者食用時,可加一些薑片, 溫和其寒、濕的問題。

陳醫師表示,藥膳茶飲方保健部分,建議可準備艾葉 2 錢、骨碎補 3 錢、桂枝 2 錢、延胡索 3 錢。

以 800C .C 水泡製飲用,此道茶飲方,有助溫經散寒,補充身體的鈣質與膠質,緩解關節的退化、疼痛問題。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中醫師陳潮宗表示,預防血栓食療可選擇適量攝取紅葡萄酒、橄欖油,以及多吃蔬果。

同時應注意調節情志;因為過於情緒激動、緊張、憂鬱,也常是血栓發病的精神因素。

陳潮宗表示,適量飲用紅葡萄酒,可幫助促進降低血小板凝集力,進而預防血栓形成。

但喝酒過量,可能使血細胞受損,增強紅細胞黏合力致血栓。因此,應注意避免攝取過量。

還有,橄欖油也有助使血小板黏附性下降,同時血小板釋放血栓素 A 也下降,進而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引發血栓形成。

此外,攝取大量蔬果者,具有最活躍的纖溶活性,比起很少進食蔬果者,其纖溶功能較差,引發血栓風險較增加。

陳醫師表示,食療保健方可選擇「活血茶葉蛋」;準備雞蛋 320 克 、丹 參、紅花各 15 克 ,核桃 10 克 。

做法為先將丹參、紅花、桃仁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熬煮 30 分鐘,離火冷卻後再開火放入雞蛋同煮 10 分鐘,蛋熟後取出稍稍敲 破蛋殼,再放入鍋以小火煮至蛋清變成紫紅色即可;去蛋黃吃蛋白,每天 2~4 顆。

可治療心臟病、心絞痛、面色紫黯、唇黯舌紫等「血瘀」症候。但孕婦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