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生智齒》牙痛與腎相關外邪侵淫助長火性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4/10/03
中醫師陳潮宗表示,針對牙齒疼痛,中醫是從整體觀念出發,認為牙痛多與臟腑功能失調或外邪侵淫有關,根據「火性上炎」、「腎主骨,齒為骨之餘」等理論,病因多認為與腎臟有關。
中醫師陳潮宗表示,中醫認為,牙齒問題與腎相關聯,因為「腎主骨」,牙齒也是屬於骨的部份;牙痛又可分為「實火」還有「虛火」,實火疼痛比較劇烈,怕吃燙的東西,牙齦紅腫較明顯,虛火疼痛一般不太明顯,多呈現隱隱作痛,而且持續的時間較長,牙齦紅腫不太明顯,其次,要分是上、下牙齒的疼痛,由於所聯繫的經脈不同,上牙齒主要與手陽明大腸經相連,下牙齒與足陽明胃經相連。
陳醫師表示,中醫辨證常見熱證,有虛火現象。「胃火牙痛」可見牙痛牽引伴隨頭痛,臉發熱,牙齒喜冷怕熱,口氣重,口乾舌燥等,治療宜清胃涼血散郁,可用清胃散加生石膏、大黃等加減。「腎虛或虛火」牙痛常見隱隱痛,午後和夜間較明顯,齒鬆,咬物無力且痛劇,全身可兼見腰酸、頭暈等,治療宜配合滋陰益腎,降火止痛。可用熟地、骨碎補,知柏地黃湯加減。
醫師提醒,保持口腔清潔減少牙菌斑,改變口腔環境是防蛀牙的重要關鍵,應多刷牙和漱口;少吃糖製食品和各種飲料,從小養成習慣,睡前不吃糖,並多吃蔬果和含鈣、磷、維生素等多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