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腰椎退化》多因肝腎虧虛、外邪阻氣血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中醫師陳潮宗表示,中醫認為「腰椎退化」多由於肝腎虧虛,加上外邪的侵襲,使局部氣血運行不暢,及年老體弱,筋脈失養,又因勞損,阻塞經脈所致,可依患者體質、病因選用舒筋活血、滋腎壯腰藥調理,或配合穴位療法減輕不適。
陳潮宗表示,腰椎退化患者常見伴隨腰腿疼痛、側彎或駝背、坐骨神經痛、活動受限;中醫辨證屬「寒濕型」,可見腰部冷痛重者,轉側不利,逐漸加重,靜臥疼痛不減,寒冷和陰雨天則加重,治療可配合溫經、散寒、除濕為主;「瘀血型」常見腰痛如刺,痛有定處,痛處拒按,日輕夜重,輕者俯仰不便,重則不能轉側,可配合理氣、活血、化瘀;「腎陰虛型」患者常見腰部隱隱作痛,痠軟無力久不癒,情緒差、睡眠差,口乾,面色潮紅,手足心熱,治療可配合補腎散寒、止痛。
穴道調理部分,可取腎俞、委中、腰陽關穴按摩,幫助溫腎陽,緩解腰部的不適症狀。生活起居注意姿勢、體態、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