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30 |
如山藥、龍骨、山茱萸等,就利用其固澀作用來促進生長,所以民間傳統轉骨常用中藥方蚶殼草(雷公根)來幫助腸胃吸收,九層塔根(羅勒)來行氣活血,朴仔樹皮(樁根)則有固澀、固精作用等,可使身體內的營養不流失。不同於溫腎壯陽藥材,如鹿茸、巴戟天、淫羊藿、鎖陽等,有引發性早熟的疑慮。 傳統中醫養生,針對人生不同階段做調養,例如經期後服用四物湯,是針對女性貧血及月經不調,坐月子是針對產後婦女調養,而轉骨湯則是促進青少年發育,效果深受國人的信賴與推崇。 大家都說身高與遺傳有關,就臨床觀察,其實青少年長高的不二法門就是「認真睡覺、注意營養」! 醫學實驗證實,沉睡能促進生長激素分泌,而且最好在晚上10時這段時間內入睡,白天睡效果大打折扣,沉穩且充足的睡眠對青少年生長來說是相當重要的。運動能促進睡眠,使人體能進入深層睡眠,進而幫助生長。孩子的睡眠品質是長高關鍵,如果無法沉穩睡眠,應尋求醫師協助。 營養攝取和適當運動也是不容忽視,從前人說矮日本,如今日本國民平均身高已經突破170公分,這歸功於日本政府的飲食改造計畫,提倡學童要多食用高鈣、高蛋白食物,以提供長高所需的營養。台灣新生代平均身高逐漸上升,國人20歲與40歲的平均相差7公分,亦與此有關。 台灣民間稱正在長高時期為「轉骨」,中醫則稱為「贊育」,即為幫助長高的意思。轉骨的黃金期為青少年第二性徵出現前最佳,男生約為國小五年級,女生約為國小四年級。若孩子身高與同學平均值相若,體型結實者,本身營養已足夠,只注意睡眠和運動就可以長得很好;若屬於比較矮小的族群,也就是身高落後同儕值3公分以上,同時身材較瘦小者,皆可服用轉骨方調理補充營養,以迎頭趕上。 中醫師對於青少年長高的調理融合傳統與現代,更合併中西醫觀點,使體質調理更臻完善。目前坊間也出現許多幫助長高的產品,但最好能由中醫師親自問診、把脈,為個人體質量身訂製處方,不但能避免補過頭造成肥胖,促進長高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應把握長高黃金期,可向中醫師諮詢。 【2008/07/30 聯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