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權總院忠孝分院│宜蘭分院

診所介紹 醫療陣容  門診時間  媒體花絮  交通資訊   中藥方劑   相關連結   與我聯絡  技術中心

 

中醫:八角不能治流感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2009.05.01 02:42 am

 「醫師,聽說中藥材八角可以治流行感冒喔?」新型流感威脅籠罩,中醫師提醒,烹飪調味原料八角茴香,不足以治療流感,吃多反而可能影響身體。

  西藥克流感(Tamiflu),是目前所知對抗H1N1新型流感的有效藥物,由於它是從八角茴香種子萃取的「莽草酸」製成,因此,坊間流傳多吃八角茴香,可防新流感,中醫師也接獲不少民眾詢問,到底八角可不可以多吃?

  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資料顯示,克流感是使用八角茴香種子萃取分離的莽草酸(Shikimic acid),再經過化學反應等十個步驟生產而製得克流感主成分Oseltamivir phosphate,所以八角中的莽草酸與克流感不同,兩者化學結構差異極大。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陳玉娟說,八角茴香需經過純化、毒理試驗等步驟,才能做成藥物,和滷味中常用的八角茴香,用來開胃、散寒和驅蟲作用不同。

  「八角吃太多反而不好!」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潮宗提醒,流感屬於溫病,八角是熱性,得流感再吃八角,有點像火上加油,可能使流感症狀更嚴重。

  陳潮宗指出,八角的特殊香氣,烹調食物除了可以開胃,有時也會和中藥材高良姜、肉荳蔻加在一起,做為治療慢性胃炎或手腳冰冷,但不適合用來治療緩解流感。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