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權總院忠孝分院│宜蘭分院

診所介紹 醫療陣容  門診時間  媒體花絮  交通資訊   中藥方劑   相關連結   與我聯絡  技術中心

 

不用害羞就會臉紅的疾病

些人天生就容易臉紅,兩邊腮幫子紅潤的可愛,有時候其實也沒發生什麼讓人「歹勢」的事,卻常常莫名奇妙的臉發紅?又或是偶爾喝點小酒、熱飲、曬議會兒太陽,兩頰或鼻子部位立刻就「紅通通」?其實,這都是一種慢性的皮膚問題,在醫學上稱之為「酒糟性皮膚炎」。

「酒糟( Rosacea )」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病,主要發生在臉部,多現於前額、鼻子、雙頰及下巴,好發於 30-50 歲的中年女性,廣為人知的「酒糟鼻」,就是酒糟性皮膚炎的典型症狀。酒糟性皮膚炎的症狀輕重程度不一,輕者面部肌膚可能感到油膩、容易潮紅等症狀,重者則可能伴有充血性紅斑、丘疹、膿皰、皮下組織纖維化而行成局部的腫瘤,嚴重影響個人形象及日常生活、工作、戀愛等各方面人際關係。

 

酒糟性皮膚炎的病程緩慢,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紅斑期、丘疹期、腫瘤期。

•  紅斑期:此時期顏面中部,尤其是鼻子、雙頰、額頭及下巴會出現暫時性的對稱紅斑。患者在進食刺激性食物、飲用熱飲、外在環境溫度升高、情緒激動之時會造成臉部肌膚充血、潮紅,亦會感到些許灼熱,反覆發作後局部還會伴有些許的微血管擴張血絲。

•  丘疹期:除了紅斑期症狀外,還會出現零散的紅色丘疹分布,有時亦會形成膿皰,損害更大時則形成癤腫,易被誤認為是青春痘。

•  腫瘤期:僅見於少數患者,此期皮下組織因纖維化而形成局部的腫瘤,皮脂腺異常增大,或是在鼻子部位呈現肥大的狀態,呈暗紅色或紫紅色。

西醫對於造酒糟性皮膚炎的原因尚未有確切的定論,推測大多與個人情緒管理、血管調節異常、過度使用類固醇藥物、自身免疫問題、寄生蟲感染、生活作息不良有關,臨床上治療多以四環素類抗生素內服以抑制血管生成、減輕局部癌症反應,外用類固醇藥物消炎及幫助血管收縮。

從中醫角度來看,造成酒糟性皮膚炎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熱積於體內,造成熱毒鬱滯於肌膚,或是過食辛辣刺激食物,日久則使脾胃機熱生溼,外犯皮膚,致使血瘀凝聚於肌膚而發病,治療以清肺胃熱、活血化淤為主,臨床上使用槐花、側柏葉、荊芥穗、枳殼等藥物治療,可清腸止血,疏風下氣,對於酒糟性皮膚炎之調理具有相當的療效。

酒糟性皮膚炎患者除了尋求醫師治療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從日常生活著手,以避免酒糟症狀惡化,而溫和清潔與減少刺激性飲食是避免酒糟發作的首要原則,建議酒糟性皮膚炎患者,平日應遵循下列事項:

1. 減少使皮膚發紅的機會,盡量少曬太陽,出門須做好防曬工作,並避免處在太冷或太熱的環境中。

2. 平日保養時要使用性質溫和不刺激的保養品,洗臉時用水溫度不可過高,並避免過度去角質。

3. 飲食方面避免食用辛辣、菸、酒、含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因為這些食物都會造成血管擴張,易導致臉部潮紅。

4. 平日作息正常,避免熬夜,熬夜會使體內荷爾蒙紊亂,造成皮膚血管狀況不穩定,尤其是酒糟性皮膚炎患者,熬夜之後臉會特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