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開學,化解開學症候群,精神科醫師建議,除了調整作息,家長可和孩子討論新計畫,協助他們將心思拉回課業上。 過年每天看電視、唱歌放鬆,或出門踏青,但上學沒那麼好玩。 葉啟斌說,調整作息很重要,尤其放假時常睡得晚,開學後很多小朋友還是習慣賴床,建議孩子的就寢時間盡量往前調整,讓孩子提早入睡,克服開學早起問題。 葉啟斌也說,家長可先和孩子一起預習前幾課,讓孩子到校先掌握功課,如此可提高學習意願。 台安醫院小兒心智科主治醫師黃國洋建議,固定起床時間,飲食定時定量。 雖然多數孩子長假後都能收心,但黃國洋曾遇過長達兩周仍拒絕上學個案,或過去長時間適應不良、在學校人際關係不好、曾霸凌他人及遭霸凌者,這些人可能較不容易收心。 一旦開學後,孩子一直喊頭痛、肚子痛、不想上學,黃國洋說,如果排除疾病所致,情形長達一周仍未改善者,有可能是焦慮或憂鬱,建議可尋求輔導老師或精神科醫師協助。 收心3茶飲 ●材料:麥門冬3錢、甘草1片。 作法:用500c.c.水熬煮5到10分鐘,再加1片甘草調味。 效用:安神、凝心、滋潤、情緒穩定。 ●材料:遠志2錢8克、甘草1片。 作法:用500c.c.水熬煮5到10分鐘,再加甘草1片。 效用:提神、開竅、思考靈活。 ●材料:人參3錢、人參鬚少許。 作法:用500c.c.水熬煮,由於較甜不需加甘草,可以人參鬚替代。 效用:補氣、提神。 註:適合所有人,白天喝較佳;若3種一起煮,水也要3倍。 諮詢: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陳潮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