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赤炎炎,全台氣溫居高不下,熱得有如蒸籠一般,各醫院、診所也紛紛有中暑患者前來就醫,但你可能不知道,並不是只有高溫才會造成中暑,在冷氣房內一樣會有中暑的危機!在中醫觀點中,中暑分為「陽暑」與「陰暑」。 「陽暑」是我們一般所熟知的中暑,長時間處於戶外高溫環境,體溫調節中樞失常,無法控制體溫及排汗,而使身體無 法散熱;嚴重的會造成脫水、休克、電解質流失等熱衰竭情形,若無及時救治,甚至會使器官受損、危及性命,如洪仲丘情形便是如此。 毛孔收縮 體溫失衡而 「陰暑」又是另一種情況,中醫古籍《景岳全書》中提到:「陰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 例如平時處於冷氣房,突然外出至高溫室外,後又進入冷氣很強的室內; 或是打完球在滿身大汗的情形下,突然猛灌一大杯冰涼飲料或洗冷水澡,這樣會使皮膚毛孔、微血管收縮,體溫調節失衡,而有惡寒發熱、頭痛噁心、身體倦怠等類 似感冒症狀,因此也稱為「熱感冒」或「暑濕性感冒」。 相較於陽暑,中「陰暑」的患者更為常見,尤其在氣溫越高的情形下,大家越喜歡躲在冷氣房中,罹患「陰暑」的情形也大為增加。 撐傘遮陽 補充水分要避免「陽暑」,最好不要長時間曝露於戶外高溫下,外出時要戴帽子或撐傘遮陽,並經常補充水分。 倘若已出現「陽暑」症狀,應迅速遠離熱源、待在陰涼處,解開衣物加速散熱,並飲用涼水或稀釋的運動飲料,若無好轉則須儘速送醫。 而要預防「陰暑」,則要避免進出溫差變化劇烈的環境,運動、工作後勿直接以冷水沖澡,也不要強飲冰凍飲料、過於寒涼的食物等。 若已有「陰暑」症狀,可倒杯濃茶或咖啡來喝,因為其症狀類似緊張性頭痛,所以飲用含咖啡因之飲品有助於提振精神、減輕頭痛症狀。 平時運動 鍛鍊體能要預防「陽暑」或「陰暑」最好的方式便是平時多運動,一方面藉由運動鍛鍊體能,另一方面可加強體溫調節能力及對環境冷熱的耐受性,這樣便能有效避免中暑的發生。 防中暑茶飲:生脈飲材料:西洋參1片、麥門冬15克、五味子15克 作者:陳潮宗 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