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權總院忠孝分院│宜蘭分院

診所介紹 醫療陣容  門診時間  媒體花絮  交通資訊   中藥方劑   相關連結   與我聯絡  技術中心

 

 

治療內傷型頭痛 補虛為主

台灣新生報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二月八日 星期四

辦證論治分四種頭痛 : 肝陽、血虛及痰濁

記者鄭綿綿 / 台北報導

陳潮宗 中醫師

  內傷也會導致頭痛。針對內傷型頭痛,中醫如何治療 ? 中醫師陳潮宗表示,中醫認為「腦為髓之海」,腦部主要依賴肝腎精血濡養,以及脾胃運化水穀精微,當輸布氣血上充於腦,便會導致內傷頭痛。由於患者多屬虛證,因此治療宜補虛為主。

  中醫診所院長陳潮宗表示,中醫古籍《內經》認為,六經病變皆可能引起頭痛。而《傷寒論》六經條文中則明確提出頭痛屬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厥陰病。內傷頭痛患者起並多緩慢,痛勢較緩,症狀多表現隱痛、空痛、昏痛,痛勢悠悠,遇勞則劇,時作時止,多屬虛證,因此治療宜補虛為主。

  陳潮宗醫師表示,內傷頭痛中醫辦證論治主要可分為肝陽頭痛、腎虛頭痛、血虛頭痛以及痰濁頭痛四種、包括如下 :

•  肝陽頭痛 : 症狀為頭痛而眩,心煩易怒,夜眠不寧,或兼?痛,面紅口苦,苔薄黃,脈弦有力。治療可用天麻鉤藤飲,以平肝潛陽。組成包括石決明、夜交藤、桑寄生、鉤藤、茯苓、杜仲、盆母草、牛膝、梔子、黃芩、天麻。

•  腎虛頭痛 : 症狀為頭痛且空,每兼眩暈,腰痛酸軟,神疲乏力,遺精帶下,耳鳴少寐,舌紅少苔,脈細無力。治療可用大補元煎加減,以養陰補腎。組成包括人參,山藥、熟地、杜仲、當歸、山茱萸、枸杞、炙甘草。

•  血虛頭痛 : 症狀為頭痛而暈,心悸不寧,神疲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治療可用加味四物湯為主方,以養血為主。組成包括當歸、芎藭、炒白芍、熟地黃、石柱?、紅棗、枸杞、黃?。

•  痰濁頭痛 : 症狀為頭痛昏蒙,胸脕滿悶,嘔噁痰涎,苔白膩,脈滑或弦滑。治療可用半夏白朮天麻湯,以化痰降逆。組成包括半夏、麥芽、神麴、白朮、蒼朮、人?、黃耆、橘皮、茯苓、澤瀉、天麻、乾薑、黃柏。

患者日常保健部份,醫師提供建議的藥膳方供參考 :

半夏扁豆川芎豬肉汁 : 半夏 9 克 、炒扁豆 15 克 、川芎 9 克 、瘦豬肉 60 克 ,調味料適當。先將三味煎湯去渣,入瘦肉煮熟調味服食。適於痰濁頭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