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補益腎陽、化氣利水位原則針灸有助調理臟腑氣機 振奮膀胱作用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中醫如何治療、調理老人夜尿問題?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潮宗表示,治療採以補益腎陽,化氣利水為原則,搭配管控排尿區的穴位針灸調理,有助於調理臟腑氣機,振奮膀胱作用;恢復氣化功能,扶助腎臟膀胱的正常氣化,讓小便得以受到控制。
中醫師陳潮宗表示,中醫醫學上認為,腎為先天之本,是人類一切功能的發源地。因此在治療上,針對腎陽虛弱,固攝無權為主型的患者,藥方中可用附子、肉桂、補骨脂、肉蓯蓉來溫補腎陽;由於中醫提到:?少火生氣之意,目的在於意火之源,以消陰翳。? 所以,這部份主要目標不在補火,而是微微生火,也就是達到生腎氣作用。此外,景岳說曾提到:?擅補陽者,必與陰中求陽則陽德陰助而生化無勞。? 因此針對患者需要調理陰陽相互作用,若單補其陽,恐怕陽還沒有恢復就已經傷了陰,反而不利腎中陽氣的恢復,所以藥方可根據辨證加減用熟地、芋肉、山藥等滋陰藥。
另外,藥方丹皮可清泄肝火,涼血散瘀,以暢通慎中血行。茯苓、澤瀉則有助於利水腎濕。而桑螵蛸、覆盆子則可補腎助陽縮尿。這些藥物作用意在補中寓瀉,使補而不滯,如此才能達到陰陽協調,腎氣功能得以恢復,當固攝作用復原了,夜尿症也就可以獲得改善。
在針灸部份,醫師指出,可針刺頭部頂旁一線,可調節大腦皮層的旁中央小葉,而旁中央小葉則是管理肛門和膀胱的括約肌,是排尿的高級中樞,因此針刺此區可興奮排尿中樞;同時也可針對中樞附近調哩,達到抑制排尿的作用。
患者日常生活保健部分,醫師建議老年人平常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安排每日飲水量。減少日間睡眠、晚餐以清淡為主,不宜過飽、過晚、過鹹、睡前儘量減少喝濃茶或喊咖啡因的飲料、且睡前3~5小時飲水量不宜超過50C.C為宜。日常藥膳保健部分,可選擇胡桃粥,作法為胡核肉20克搗碎、粳米50克,同煮為粥食用。此方適用於老年人腰痛、腿腳軟弱,夜尿多而淋漓不爽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