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 專題報導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
假性黑棘皮病常見於肥胖患者,在皮膚皺折處易有皮膚增厚、發黑的現象。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潮宗表示,假性黑棘皮病皮膚損害最易發生在頸部、腋窩、大腿根部、女性乳房下等皮膚皺折部位。因為皮膚常處在濕潤的狀態下,再加上皺折處皮膚反覆摩擦,就導致了皮膚增厚、發黑現象。中醫認為,這類皮膚問題與血燥風襲所致有關。 中醫師陳潮宗表示,假性黑棘皮病發生的原因,是因為肥胖患者皮膚皺折處出汗不易乾,皮膚常處在濕潤的狀態下,再加上皺折處皮膚反覆摩擦,就導致了此處皮膚增厚、發黑、有輕微角化現象,皮膚增厚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一層黑絨絨的皮膚損害。以中醫觀點來看,此為血燥風襲所致。中醫治療、調理上,以清熱疏風,滋潤心肺為主。且肥胖所造成的黑色棘皮症患者,可透過減重而得到部分改善,藉以減少皮膚摩擦。此外,也可外敷或內服美白藥方作為輔助。 陳醫師指出,內服藥方部分可選擇銀翹散,有辛涼透表、清熱解毒作用。外敷部分,可選擇玉容散調理,方法為用約二十克的玉容散細粉,加四分之一蛋白攪調成稀膏,每天睡前先用溫水清洗暗沉部位,再用此膏薄薄的一層敷上,等乾後洗去;有溫經、驅風、活絡經脈、美白及促進循環的作用。日常生活保健部分,醫師指出,流汗愈多,肌膚摩擦愈大,濕疹、發炎便容易發生。因此應保持乾爽,也可用制汗劑止汗、爽身粉可吸收分泌物,降低摩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