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哮喘的預防與保健
陳潮宗
西醫觀點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是由過敏刺激物質吸入呼吸道,引致過敏所起。過敏是本病最重要的原因。 過敏性氣喘病根據其發病原因可分為三類:外因性、內因性與內外因性混合型三類。 外因性有家塵、草木的花粉、動物皮毛、霉菌、蹣蟲、油漆、乳類、蛋類、海鮮及寒冷的空氣等。 內因性有上呼吸道感染、鼻炎、扁桃體炎、慢性膽道感染以及體內的一些慢性感染等均可引起發本病。 內外因性混合型即為以上兩種之兼有者,佔國內這類病人 80% 當過敏原進入人體後,體內產生一種使支氣管痙攣的物質,並促呼吸道分泌黏稠液體,從而引起哮喘發作。
中醫觀點 哮喘在傳統醫學中醫屬 ( 哮 ) 和 ( 喘 ) 的範疇。多由體內痰飲內擾,外感邪氣而成疾病。 按病情發作時的表現,一般分為寒喘、熱喘和痰喘。鑑別這三種喘除按病證區分外,還可從痰的性質來分別。寒喘咳痰清白而稀薄﹔熱喘咳痰不暢,痰質濃而不易咳出;痰喘為咳痰多而呈白泡狀。
一 、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 在治療上應遵循 ( 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 ) 的原則,發作時可用袪寒平喘、清熱定喘,袪痰止喘法治之。待病情穩定後,用健脾養肺補腎法,以治其本,預防疾病再度發作,避免造成不良後果。 根治之首要以增強抵抗力、免疫力、改善體質為主。改善體質首要增進腸胃吸收,當病情漸漸改善之後,則可見到,發作頻率較稀疏,病發程度減輕,終至不再發病為止。
二、在生活上應注意事項 1. 身體應保持溫暖,早晨起床時即加衣服,避免著涼。早晨起床刷牙洗臉宜用溫水。洗澡或洗頭髮後,應儘速擦乾身體及吹乾頭髮。冷天早晨出門或騎乘機車、腳踏車,應戴口罩保持口鼻溫暖。避免洗冷水澡或淋雨及早晨游泳。體能佳時,夏天午後才可游泳。並不鼓勵。
2. 請勿過度疲勞或熬夜,儘量睡眠充足,以保持旺盛之體力。病童在遊戲或嬉戲時、追逐跑跳過度激烈時,應予以制止。
3. 避免塵蹣誘發過敏,家中不要使用布窗簾、地毯、布沙發、 可用防塵枕頭被單等。
4. 家中應避免飼養寵物。如貓、狗、鳥、兔、鼠等 ( 皆過敏原 ) 。
5. 避免吸煙及二手煙或處在污濁的空氣中。
6. 應做規律而漸進的運動。如登山、健行、跑步、韻律舞或打球能流汗可增進心肺功能的運動為佳。一週三次為宜。
三、飲食上應注意事項 應多食新鮮食物:含蛋白質多的食物。如魚、牛奶、蛋、大豆、肉等與穀類食物。若不新鮮的蛋白質反為異類蛋白,如鰻、蝦、蟹、無鱗海產不易保存新鮮,反易致過敏。 禁忌食物:水梨、西瓜、番茄、椰子、香瓜、橘子、哈蜜瓜、大白菜、白蘿蔔等以上果菜皆性屬寒涼影響抵抗力;香煙、啤酒及各類酒類皆為刺激之類。 忌冷飲:禁冷飲、冰水中醫認為哮喘與大量食用生冷之物有關,並有 ( 冬病夏治 ) 的理論和經驗。哮喘疾病程長,而且在夏天治療有良好作用,夏季治療以補腎、養肺為主,故在夏季治療時,忌冷飲食品。秋季是哮喘的好發季節,而寒冷也是哮喘的誘發因素,寒冷的空氣和飲食飲會導致疾病的發作。此外,冷飲會引起脾胃運化失調,哮喘發作時多痰又與脾胃運化失職有關,故忌食冷飲與疾病康復關係密切。
四、藥膳食療 本病急性發作時飲食以清淡為主,以免增熱生痰;病情平穩時,則宜食滋補性食物,以補腎納氣。
豆腐-豆腐 500 克,麥芽糖 100 克,生蘿蔔汁一杯。三者混合煮開,一天分次服食,肺熱哮喘有效。
小冬瓜-取小冬瓜(童子冬瓜)一個,冰糖適量。將小冬瓜剖開,不去皮、子,填入冰糖,放入碗中,隔水煮蒸。飲冬瓜水,一般 1-2 次即可使症狀減輕。本法只適用於熱性哮喘。以上二法只對熱喘有效,寒喘反之有害。
紫蘇粥-粳米 50 克,蘇葉 10 克 ( 紗布包 ) 。先煮粥,將熟時放入蘇葉,再煮成粥。適用寒喘。
百合杏仁粥-百合 50 克,杏仁 10 克,粳米 50 克,同粥煮。適用於脾肺虛喘者。
三子粥-蘇子 10 克,萊菔子 10 克,白芥子 6 克,粳米 50 克。先將前三味水煎取汁,棄渣,放入粳米煮成粥。本方適用於哮喘痰多者。
人參核桃煎- 人參 2 克,核桃肉 3 枚。二物煎湯服之。有補腎益氣作用,適用於緩解期。
鵪鶉蛋-每天取鵪鶉蛋 3 枚,沸水沖沏,加適量冰糖飲服。本品營養價值很高,素有 ( 動物人參 ) 之稱,對哮喘病人有扶正固本的功用,適用於腎陰虛哮喘者。
穴道指壓 穴道按摩是針灸治療的延伸若是選取正確的穴位也可以達到針灸的治療的效果,茲介紹 3 組穴道以供選用。
1.急性發作氣喘時: 持續輪流按壓靈台、身柱兩穴位,並於左右兩劦,施以鼓手空拳來回輕拍,以助黏痰順利咳出。
2.發作後緩解期: 按壓豐隆穴合谷穴一日五次每次十分鐘,主要能清熱化痰,助痰排出。
3.保健預防氣喘: 用艾草灸足三里穴,一日三次每次15分鐘,兼具改善體質、增強抵抗力。
註: 靈台:督脈穴道在第六、七胸椎棘狀突起間 身柱:督脈穴道在第三、四胸椎棘狀突起間 豐隆:足陽明胃經穴道在外踝上八寸,與上巨虛並立、微上向外開五分 合谷:手陽明大腸經穴道在第一、二掌骨背側岐骨間陷中 足三里:足陽明胃經穴道在膝眼下三寸、兩筋中間
結語 過敏性哮喘的治療除依照醫師指示按時服藥外,生活上的照顧與飲食上的控制同樣重要,皆屬治療上不可忽視的一環。惟有醫師與病患共同努力全心以赴,才能戰勝此兇惡的病魔––哮喘,以恢復健康的身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