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陳潮宗

 

失眠的原因

中醫稱失眠為「不寢」、「不得眠」、或「著不得臥」,形成失眠的原因很多。

1. 思慮勞倦,內傷心脾

2. 陽不交陰,心腎不交

3. 陰虛火旺,肝陽擾動

4. 心膽氣虛

5. 胃中不和

以上等因素,均可影響心神而導致不寐。在中醫治療上,失眠主要的病位在心。若為虛證多屬陰血不足,心失所養;若為實證則多為火盛擾心,因心火亢盛或肝鬱化火所致。

 

失眠的類型與治法

失眠兼見性情急躁屬「肝鬱化火」型:

症狀:失眠,平日性情急躁,容易發怒,頭暈頭脹,口苦,多夢,目赤耳鳴,便秘尿赤,脈弦而數。

治法:

龍膽瀉肝湯 ( 有便秘者 )

功效:清瀉肝火,鎮心安神

黃連解毒湯 ( 不便秘者 )

功效:清熱瀉火、潤燥解毒,治精神不安、便秘不眠。

 

易於驚醒者屬「心膽氣虛」型:

症狀:不寐多夢,易於驚醒,膽怯心悸,倦怠少力,脈弦細。

治法:

酸棗仁湯

功效:益氣鎮驚,安神定志

作法:酸棗仁 3 錢、知母 2 錢、甘草 1 錢,以 700 ㏄滾水沖泡。

茯苓茶

功效:久服安魂養神,治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乾。

作法:茯苓適量煮成淡茶喝。

3. 失眠穴道按摩

手神門穴及耳神門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