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安全停看聽
陳潮宗
新聞報導刊出,有位患者因為肩膀痛,接受針灸治療頸部,十天後竟出現左手痠麻無力的的症狀,漸漸地連行走都覺得困難。檢查後發現患者的脊髓遭細菌感染,引起膿腫受到壓迫,導致病患漸進性癱瘓,開刀治療後雖恢復行走的能力,但仍留下了一些後遺症。針灸治療與任何治療方法都一樣,皆可能有併發症的發生。 針灸的併發症常與下列二點有密切的關係: 1. 醫師的手法問題:如本身之基礎醫學知識不夠與無菌技術操作的概念等。 2. 針灸器械的問題:如製造的品質與消毒的方法等。
一般認為,針灸是古人累積傳承的經驗。但現代醫學已從動物、人體實驗加以驗證,發現可能相關的鎮痛機轉,世界衛生組織( WHO )目前就已正式認可針灸能治療 43 種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氣喘、中風、甚至紅斑性狼瘡等,都有相關的研究顯示針灸有利於病情改善。針灸除了見效快、省時間、不用吃苦藥的優點之外,還有很多好處的。現代社會競爭大,壓力重,造成很多文明病,如失眠、煩躁、情緒低落、暈眩、濕疹、性功能低落、便秘、鼻敏感、哮喘、頸椎病、高血壓、脫髮、痛經、暗瘡… . ,這些常見病,應用針灸療法,一般會在很短期就會見效。
而針灸常見併發症有下列幾種:
1. 感染發炎:因消毒之不完全導致細菌感染,如:關節炎、脊髓炎與腦膜炎等。
2. 出血:針刺時損傷小血管,尤其是針尖彎曲帶鉤時,造成出針後針刺部位皮下出血引起腫脹疼痛,繼則局部皮膚呈青紫色。
3. 穿刺:針穿刺胸部、腹部,嚴重的話,可能產生氣胸。
4. 彎針:醫者進針時手法不熟練,用力過猛或針下碰到堅硬組織,進針時或將針刺入腧穴後,針身彎曲,改變了進針時刺入的方向和角度常伴有提插捻轉及出針困難、或患者感到疼痛。
5. 斷針:針具質量差,針身或針根已有損壞剝蝕或行針時強力提插 、捻轉,肌肉猛烈收縮導致針身折斷,斷端部分針身可能尚露於皮膚外,也可能完全沒入皮膚之下。
雖然針灸有以上之併發症,但大多是可以避免的,只要醫師與患者能充分的注意及配合。常見不良之針灸方式為:隔著衣服或襪子來針、針具掉在地上再拿上來用、醫師之指甲太長容易使病人感染細菌、醫師缺乏無菌觀念以手握針身,及針的消毒不完全。因此要慎選合格的醫療場所及確定該場所是否使用經過嚴格品管及嚴密消毒的針具;並找經過專業訓練之中醫師進行針灸治療以保障自身的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