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權總院忠孝分院宜蘭分院 台南分院松山分院大安分院

 

晚婚婦女的產後調理

陳潮宗

  產婦因分娩使元氣大傷、陰血虧虛、百脈空虛,產後身體虛弱;故中國人在產後一個月都有坐月子的習慣,趁此調理身體,以恢復體力、改善體質,尤其較晚生育的婦女更應注意產後的調理才是。其原因有二:第一是恢復問題,年紀大的產婦在生產過後身體機能恢復較年輕的產婦慢;其次,由於生產時婦女易大量流失體內的鈣質,故有生一個小孩掉一顆牙之說,年齡較大的產婦鈣質流失也較一般年輕產婦來得多。
  我們將產後的調理分為「一般性體質調理」及「產後併發症調理」。一般性體質調理是指因生產時精血耗盡,身體百節空虛,任沖帶脈虛損,造成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不足等,只要有充分的休息及攝取充足的營養,即可恢復體力;而病理性調理是指產後所造成的一些病理反應,如水腫、便秘等。

一、一般性體質調理
  除了在前一∼二週之內服用生化湯幫助排除惡露外,之後調補可依個人之體質差異作選擇性的中藥調理服用至坐月子結束。

( ) 氣血虛弱型:
  冬令時分易感手腳冰冷、發麻,這是由於氣血的新陳代謝率較低的因素,所造成的末稍血液循環不良,並易伴有頭暈目眩、神疲乏力、面色淡白、食量少等症狀,可用十全大補湯或補中益氣湯;若伴有口乾舌燥、晚上臉頰發紅、發熱等陰虛症狀者,可以洋蔘或石柱蔘加枸杞燉雞亦可。

( ) 久坐辦公室型:
  懷孕期間工作以文書類為主者,因坐在辦公桌前的時間較長,易導致腰酸背痛等症,可用黃耆四物湯治療。若工作性質是以用腦為主,如電腦工程師等,可用黃耆四物湯加天麻、鉤藤。若因久坐導致下半身循環不良而造成下肢水腫者,可以黃耆四物湯加茯苓、白朮燉補服用。

( ) 體力勞動型:
  產前以體力勞動工作為主之婦女,如長期搬運重物、家事煩多者,而造成產後易腰酸背痛,可以當歸芍藥湯或當歸四逆湯等補之。

( ) 生產多胎型:
  婦女生產超過三胎者即可歸屬此型,若出現面色晦暗、腰膝酸軟、小便清長者為腎陽虛,可服用濟生腎氣丸、或六味地黃丸加肉桂及炮附子;若出現頭眩耳鳴、失眠健忘等症狀者為腎陰虛,可用六味地黃丸治之。平時可以人參、黃耆、山藥粉泡茶飲用。

二、產後併發症調理:

( ) 產後水腫、尿閉:
  這是由於膀胱括約肌與膀胱壁的伸縮蠕動功能突然發生麻痺,所造成的不能泌尿情形,繼形成的水腫症狀。這種病理表現在藥補調養方面宜以「補氣」為主,可用補中益氣湯、當歸補血湯、歸耆建中湯等。

( ) 產後便秘:
  中醫稱為「產後大便難」、「大便秘結」等,《金匱要略》中云:「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台灣婦女產後便秘的比例極高,其因懷孕期間過度攝取肉類食物,而產後亦無多加攝取蔬菜、水果等,而使大便乾結,形成便秘。治療方面可分為熱性便秘及血枯便秘,熱性便秘可服用大黃、芒硝等藥物;血枯便秘則可給予當歸、何首烏、生地、熟地等。另外,如火麻仁、桃仁、杏仁、郁李仁等油脂含量較多的藥物,具有潤腸通便之功效。

( 三 ) 產後憂鬱症:
  產後憂鬱症已成為現代婦女常見的產後症狀之一,這類病人在中醫稱為「臟躁證」,多發生於初產婦女,或求「子」心切的婦女身上。治療時依體質的強弱,分別選用甘麥大棗湯、天王補心湯或桂枝龍骨牡蠣湯治療;平日以人參、黨參、黃耆等,開水沖泡飲用,或以甘草、小麥、紅棗、黑糖同煮成開水一般,不時飲用即可。這類病人可多吃些甘甜的食物,如紅棗、黑棗、龍眼乾、黑糖、葡萄乾。

產後坐月子期間生活起居之注意事項:

1.即使在夏天坐月子,也不可直接吹冷氣、洗冷水澡;冬天更要注意室溫,必要時可以空調來改善溫度及濕度。

2.多休息,睡眠務必充足,在產後兩週內不可做過重的家事,以防子宮脫垂;適度地運動可以幫助腹部收縮,不妨在室內稍做走動。

3.多攝取溫熱、營養的食物,並多吃補血性溫的水果,如龍眼、櫻桃、葡萄、紅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