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十六宜
陳潮宗 醫師
何謂養生? 中國人是個很重視養生的民族,從古代各類醫書中有許多零散的論述中就可得知。保健,在中國醫學原稱「攝生」,即養生之意,攝生的內容以預防為主,即是防止疾病於未然。
養生就是為健康未雨綢繆 在中醫古書《內經》中云:「聖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獨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
先天不足,後天彌補 曾有一位年邁的老人,面色紅潤,精神飽滿,毫無老態,經了解後才知道他在年輕時體弱多病,後來根據古人的「養生十六宜」自己編了一套以按摩為主的鍛鍊方法,經過多年的鍛鍊,終於達到了健康長壽的目的,也證實了雖然自己年輕時的體弱多病,經過後天的努力也是可以彌補的。
經絡按摩-自我保健 現代人對於養身之道都非常重視,但大多人都較只注重藥物及食療法,除了屬於筋骨酸痛,如腰酸背痛,脖子肩膀酸痛,眼睛疲勞等的情形,可以採用簡單的自我保健按摩以減輕或消除症狀,兼可疏暢全身經絡,五臟六腑。
1.摩腹:將雙手掌心搓熱後,一手掌心貼在肚臍上,以肚臍為圓心,以順時針方向作柔和的摩腹動作,持續約2-5分鐘。
養生十六宜口訣操 第一梳頭髮,第二擦臉夾,第三眼睛轉圈圈, 第四鳴天鼓,第五叩牙齒,第六舌頭抵上顎; 第七吞口水,第八吐濁氣,第九暖打背中心, 第十顧胸前,十一摸肚子,十二四肢要常搖; 十三提肛門,十四擦腳底,十五全身來乾洗, 十六大小不開口,延年益壽保安康。
一、髮宜多梳 作法:最好使用木梳,每日梳三至 五遍,每遍三十次左右。 功效:多梳髮可疏通頭部經絡,經 由按摩頭髮根部,從而達到 防止脫髮和頭髮早白的作用。
二、面宜多擦 作法:可用雙手乾擦、或用濕毛巾擦臉,擦但忌用含鹼高的肥皂,以免損害皮膚。 功效:多擦面部可防皮膚老化,並有抗皺紋和升發胃氣的作用。
三、「目宜常運」 作法:時常讓眼球上下左右轉動。 功效: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環,並防止視力衰退、白內障等眼睛疾病,有明目清神作用。
四、「耳宜常彈」 作法:用兩掌心掩耳,靜心,手指彈擊後腦十次,然後突然張口。 功效:可防止耳襲,增強記憶
五、「舌宜抵顎」
作法:每當閉口時,將舌頭輕輕的抵著上顎。 功效:能使任督二脈相通,而達到陰陽平衡的目的;注意的是舌抵上顎時不要用力,宜輕抵自然。
六、「齒宜數叩」
作法:用食、中指每次輕叩牙齒三十次左右;以小便前屏住呼吸叩齒效果最明顯。 功效:可固齒清熱,並治療慢性牙周病等齒疾。
七、「津宜數咽」 作法:先乾漱口,待津液(即口水)充滿後分數次咽下。 功效:有滋陰益氣的功效,久而益著。
八、「背宜常暖」 作法:可用按摩、或曬太陽及加穿衣服的方法,使背部保持溫暖。 功效:因背部是人一身之陽「督脈」的所在,常保持背部溫暖可使陽氣暢達全身,起到增強免疫力、防病、治病的功效。
九、「胸宜常護」 作法:可加穿衣服、披帶圍巾或常做護胸運動。 功效:胸為重要的臟器所在,故需特別保護、保暖,以防各種外邪的侵襲,包括風寒及其他因素損傷。
十、「腹宜常摩」 作法:將雙手手掌重疊,以肚臍為圓心,順時針及逆時針的方向用掌心摩腹。 功效:可增強腸胃系統功能,可改善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大便秘結及腹瀉等病。
十一、「谷道宜常撮」 作法:即是常使肛門有意識地向上撮提。 功效:可防止慢性前列腺炎,及治療痔瘡等肛腸疾病。
十二、「肢節宜常搖」 作法:可多做類似暖身操及伸展四肢的運動,以常常活動四肢。 功效:可鍛鍊四肢筋骨,及促進內臟、全身的氣血運行,以增強體質。
十三、「足心宜常擦」 作法:每晚用熱水燙過腳後,再用手掌心快速的擦足底。 功效:此作法有安眠的功效,可治療失眠及多夢等症。
十四、「皮膚宜常乾沐浴」 作法:先將雙手手心搓熱後,以似洗澡的方式乾沐浴全身。 功效:能疏通全身經絡、加強氣血運行,只要持久,便能防病、治病、抗衰老。
十五、「大小便宜閉口勿言」 作法:大小便時應專注精神,不宜看書報及思考問題,也不宜開口呼吸及講話。 功效:因大小便時張口或言語,及看書報和思考問題,都會損傷氣血,不利於濁氣、糟粕的排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