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中醫藥安全是首要課題

 

陳潮宗

 

先向全體中醫師祝福國醫節,有些想法希望讓大家了解,在實際參與中醫藥界活動中,深切體認到中醫醫藥仍有許多可更進步之處,並期許能朝這些方向努力,讓中醫藥界走向更完善的未來,提昇中醫藥的地位,茲以「中醫」與「中藥」來分述之。

 

重視中醫醫藥安全

關於中醫藥的事件,馬兜鈴事件相信大家都還記憶猶新,此事件對於中醫的傷害非常大,但危機同時也是轉機,經由這次事件讓大家正視中醫藥品的管制,重視用藥的安全;首先,針對藥品的基原要嚴格選擇與辨識,當然也要篩選出優良的,剔除雜劣品質的藥材,減少藥害的發生,並對於藥品的品種做一個釐清,例如馬兜鈴事件中的關木通與川木通,正確用藥為川木通,但是其外觀、形狀相似,需要嚴格的宣導與教育,避免誤用、混用的事件再次發生;既然是藥品,其產地、保存方式、保存期限、使用劑量、重金屬含量、農藥的殘留等等,管控的過程應該要比食品更加嚴格,替代藥品也要使用最適合、品質最佳的代用品,另外,過去用硫磺燻或是些較不健康的方式保存藥品,應當進步為科學化的保存方式,如此才能確保每個人都能安心吃中藥。

 

關心醫師人數的成長

目前台灣中醫執業師醫約有 4000多人,而且中醫納入健保給付之中,給予中醫醫師健保總額制度的保障,但同樣也是個束縛,目前中醫師的人數每年約以8~10%的速度日漸成長,而健保總額額度成長卻不及醫師人數來的快,約只有2%~3%的成長幅度,因政府經費的限制,及顧及全體中醫的權益與利益,醫師成長數目是必須要關切的,也為了避免中醫醫界的混亂,實需一套明確的方案來整體協調醫師的就業市場。

 

推動學術,提昇中醫藥地位

如果沒有學術研究為後盾,無法提昇中醫藥水準,不得不承認,中醫藥在醫學界仍處於弱勢,中醫藥必須跟著時代進步,要提昇中醫藥的地位,唯有推崇學術、發展科學化的傳統中醫藥學術,以科學學理根基研究、檢視過去的學術成果,以現代的方式證明,讓古人的智慧發光,這樣才能被社會大眾所接受,中醫藥在學術界也會倍受重視與推崇。

 

團結和諧

選舉是一個民主的運作過程,但並不是最完美的方法,所以仍然會有利益與權力的爭執戰,我們在公會選舉時,應該遵守正規民主的方式進行,中醫藥界已處弱勢,大家更應團結合作,齊心為同道爭取最大的權益,盡量避免負面的文宣攻擊,而削弱整個中醫藥界的力量,讓傷害降到最低,帶給大家一個健康清新的公會團體,帶動整個中醫藥界往更高的層次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