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中藥摻西藥 民眾應至正規中醫醫療院所取得中藥
陳潮宗
10 月 12 日在各大新聞媒體看到消基會公佈今年度第二次「中藥摻加西藥及含重金屬」檢測情形,結果顯示中藥摻加西藥情形越來越嚴重的趨勢,我們在看報導時,發現標題強調「中藥摻加西藥比率越來越高」,而忽略這些摻加西藥的中藥來源為何?
實際上送檢測的中藥樣品有 68 件,都是消費者委託送檢之樣品,檢出摻西藥的中藥以「託人購買及國術館的中藥檢出西藥比例較高,其次為推銷員、中藥行及親友贈送等藥品,其中有 1 個樣本來源是健保合約的中醫診所。」此次檢測出摻西藥的藥品來源,多是經由「非正規醫療管道」取得的中藥,這類藥物潛在含西藥的風險最高。
我們應該要先把焦點放在送檢的樣品上,來源為何?送檢的原因?首先民眾會將自己的藥物送至消基會檢測,一定是對藥品存有高度的疑慮,其次,檢測的樣品為「送檢」,非隨機的抽檢,樣品取樣不均勻,即結果也不能夠代表「所有」的中藥品;如果乍看標題,而未仔細看清內容,讓民眾對中醫藥的信心再次受打擊!我們應將焦點放在「非正規醫療的中藥摻加西藥情形越來越嚴重」,而不能夠斷章取義其標題後半部。
消基會檢測市面中藥摻加西藥情形,本來就是保障消費者安全,並且宣導來路不明中藥摻加西藥的比率高,要小心服用;檢測結果對於正規中醫藥醫療院所的醫療品質,應給予高度的安全與品質保證,鞏固民眾對於正規中醫藥醫療院所之信心,而非人心惶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