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解毒,自古流傳
前言:傳統醫學稱排毒為「解毒」,許多中藥具有清熱解毒之效,但最好經醫師處方,以免誤用。
諮詢 = 陳潮宗 文 = 陳淑卿
傳統醫學並無現代所講的「排毒」一詞,而是稱為「解毒」,一般所謂的解毒中藥,指的是具有「清熱解毒」之作用。
中醫對「毒」的定義其實很廣泛,中國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陳潮宗指出,凡是對身體有害者皆稱為毒,像是火氣大、身體有發炎反應、熱毒、寒毒、蟲蛇毒、濕毒(例如過敏反應)、化學毒素、魚蟹毒……等。而就現代的角度來看,導致身體老化、致癌之自由基傷害也是一種毒,因此一些具有抗氧化能力的中藥食療就也就具有解毒的效用。
身體有「毒素」,就中醫的觀點會有以下的症狀出現,像是口臭、便秘、長青春痘、舌苔黃、牙齦腫脹、眼紅、嘴破……等,嚴重者就會出現疾病或是癌症的發生。
針對具有解毒功效的中醫食療,陳潮宗說,大致可以歸為幾類,例如板藍根、金銀花、連翹為抗病毒,甘草解熱毒及化學性毒素,綠豆之清熱瀉火主要針對發炎反應,黃連解熱毒具 消炎抗菌 ,紫蘇解魚蟹毒,薄荷解熱毒(如頭昏、頭暈),雄黃解蛇毒,其他像絞股藍(七葉膽)、刺五加、人參、冬蟲夏草、川七、茵陳蒿等,則具有抗氧化作用 ,可算是間接性的解毒 。
不過,陳潮宗也強調,單方藥物吃多並不好 ,甚至有副作用, 所以不要認為以上中藥食療有解毒作用就長期偏用某一藥,且過度服用某些具清熱作用的中藥,可能會抑制身體對病毒或細菌的免疫反應,因此要以中藥解毒,最好經合格中醫師處方用藥較安全。
以下就針對這些中藥食療之性味及功效作一介紹: ◎ 甘草 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莖和根,主要功效為補中益氣、瀉火解毒、潤肺袪痰、緩和藥性、緩急定痛。《神農本草經》記載其能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久服輕身延年。 甘草在臨床應用多用於脾胃虛弱及氣血不足、咳嗽、氣喘、腹中攣急作痛,與解毒相關的則用於 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症,因為甘草生用能瀉火解毒,故常用於瘡癰腫痛,多與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配伍;對咽喉腫痛,可與桔梗、牛蒡子於等配合應用,有清熱利咽的功效。
◎綠豆 為豆科植物綠豆的種子,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消暑,用於暑熱煩渴,瘡毒癰腫等症。 民間在夏季常用綠豆煮湯冷飲,以解暑熱,不過,比較建議使用綠豆的種皮——綠豆衣,清熱消暑作用會比綠豆好,其性味甘寒,主要功能為解熱毒、退目翳,一般用量為一錢至三錢,煎服。
◎大青葉、板藍根 板藍根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的根,是大青葉的附藥,去年 SARS流行期間曾風行一時,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涼血。 大青葉臨床多用於時行熱病、熱入血分、高熱神昏及熱毒發斑等症。熱入營血,則神昏、發斑,常與黃連、梔子、赤芍、丹皮、升麻等同用。 也常用於丹毒、咽喉腫痛、口瘡、腫毒等症。心、胃實火上炎,則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熱毒發散於肌膚,則成丹毒、瘡癰熱癤。其能瀉心胃熱毒,常合玄參、石膏、黃連、梔子、板藍根等用於上述諸症。 板藍根的功用與大青葉相似,用法、用量也相同。
◎金銀花 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清熱解毒作用頗強,在外科中為常用之品,一般用於有紅腫熱痛的瘡癰腫毒,對辨證上屬於「陽症」的病症,較為適合,可與蒲公英、 紫花地丁 、連翹、丹皮、赤芍等煎湯內服,或單用新鮮者搗爛外敷。另可用於熱毒引起的瀉痢便血(糞便中夾有黏液和血液),在臨床上常以銀花炒炭,與黃芩、黃連、白芍、馬齒莧等同用。
◎連翹 為木犀科植物連翹的果實,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臨床上最常與金銀花同用。 連翹能消腫散結,用於瘡瘍腫毒、瘰歷、丹毒、乳癰等症,常和銀花、貝母、夏枯草等同用。
◎紫蘇 為唇形科植物紫蘇的莖葉,常用於感冒風寒,紫蘇能散表寒,發汗力較強,用於風寒表症,見惡寒、發熱、無汗等症,常配生薑同用。還有用於食魚蟹後引起的吐瀉腹痛。紫蘇辛溫,能解魚蟹毒,所以烹煮海鮮時常會加入紫蘇。
◎薄荷 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莖葉,由於薄荷為疏散風熱要藥,有發汗作用,多用於感冒風寒身不出汗等症,對於緩解咽喉紅腫熱痛也有顯著作用。
◎黃連 為毛茛科植物黃連或同屬植物的根莖,主要功效為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多用於濕熱內蘊、胸中煩熱、舌苔黃膩,黃疸,以及腸胃濕熱、嘔吐、瀉痢、痔瘡等症。黃連可瀉心火、解熱毒,為治痢止嘔的要藥。
◎ 雄黃 為含硫化砷的礦物, 過去 多用於癰瘡腫毒、蟲蛇咬傷等症,雄黃還能毒殺蛔蟲等一些腸寄生蟲,內服可作驅蟲藥, 但臨床已不用 。 但臨床上常見錯用雄黃的情形,例如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民眾誤以為與蛇毒相關,拿雄黃外用來塗抹,反而對皮膚造成刺激,導致細菌感染、膿包潰爛,雄黃屬重金屬藥材,易有殘留問題,所以使用上必須非常小心。
◎絞股藍 別名又稱七葉膽,為葫蘆科植物絞股藍的乾燥根莖或全草,功效為清熱解毒、生津止嗽、潤肺怯痰、消炎鎮痛、滋補強壯。研究發現絞股藍具有抗氧化力,有參與細胞復活作用,增進血液循環,排除脂質,促進新陳代謝。可應用於對壓力性或食慾性之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或是血清中性脂肪增加等症狀。 臨床實驗證實,絞股藍對多種化學致癌劑具有明顯的破壞作用,抑制腫瘤的形成,且其有抗氧化作用能促進冠脈流量和增加耐力等效果,可降低血壓、外周血管阻力、腦血管阻力和冠狀動脈阻力而降低心肌耗氧量、減慢心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縮小心肌梗塞範圍。
◎人參 人參能大補元氣、生津、安神,既能用於久病氣虛,又可用於急救虛脫,故為補虛扶正的要藥。 參的小枝及參鬚,雖作用較弱而價較廉,功效也頗可靠,臨床上常建議使用,因為其補而不躁。 人參因補氣作用較強,一般不用於實症,如外感初起,或裡熱熾盛,或肝陽上亢,以及濕阻、食滯等引起的胸悶腹脹、便溏泄瀉等症,都應忌用。如體質壯實之火,並無虛弱現象,則不必再進服補藥,如誤用或多用人參,往往反而導致閉氣,而出現胸悶腹脹等症。此外,一般認為服用人參時,不可同時服食蘿蔔、茶葉等食物。
◎冬蟲夏草 為菌科植物冬蟲夏草菌寄生於蝙蝠蛾科昆蟲綠蝙蝠蛾幼蟲體上的子座與幼蟲屍體。主要功效為滋肺補腎、止血化痰。為一種平補陰陽的藥物,民間有用本品單味煎服,作為病後調補之品。在臨床使用時,也可配合補益藥同用,如治虛勞咳血,常與沙參、麥冬、生地等配合應用;治陽痿遺精,可與枸杞子、山萸肉、淮山藥等同用。
◎川七 有化瘀止血的作用,且藥理研究也證實它能縮短凝血時間,降低毛細血管的通血性,故可治療人體內外各種出血症。 以著名的金瘡要藥「雲南白藥」為例,它就是以「川七」為主所組成的名方,即因為川七有化瘀止血的作用。 ◎ 茵陳蒿 茵陳蒿苦寒清熱利濕,治療黃疸效果不錯, 臨床常用。雖入利水之類,略有滲濕之功,然通利小便作用,並不顯著。現據藥理研究, 茵陳蒿 有利疸作用,能增加膽汁分泌,並有解熱作用。
解毒中草藥一覽表
中醫排毒食譜 食譜設計:陳潮宗醫師 青葉清熱茶 適用:體內清熱解毒,保持良好體內環保。 材料:板藍根、大青葉各 20 克,菊花、金銀花各 12 克,冰糖適量。 作法:將材料稍用開水沖洗,用 1200 ㏄熱開水沖泡,放置 10 分鐘後去渣加糖飲用。
排毒參耆茶 適用:調整體質補元氣、促進排毒,但身體實熱、易臉紅口乾者不可飲用。 材料:黃耆 30 克,人參、甘草各 10 克。 作法:將材料稍用開水沖洗,以 500 ㏄熱開水沖泡,悶 10 分鐘即可飲用。
黃金雙花茶 適用:排毒降火,對於易長青春痘者最好,老人、兒童不宜。 材料:連翹 15 克,金銀花、菊花各 10 克,蜂蜜適量。 作法:將材料稍用開水沖洗,熱開水 1000 ㏄沖泡,去渣,加入蜂蜜飲用。
清肺袪毒茶 適用:排肺毒、除肺熱,易腹瀉者不宜。 材料:黃芩、連翹各 12 克,金銀花 8 克、蜂蜜適量。 作法:將材料稍用開水沖洗,加水 1000 ㏄煮沸後 5 分鐘,去渣加入蜂蜜飲用。
玉瓜蓮子清熱粥 適用:清熱排毒兼寧神定心,提昇脾胃功能,清爽不油膩,最適合夏季盛暑之際品嚐。 材料:白米 2 杯、蓮子 50 克、冬瓜 200 克、薑絲少許、蔥花少許、鹽少許。 作法: 1. 白米、蓮子洗淨,冬瓜去皮切丁備用。 2. 先將白米、蓮子加 8 杯 ( 量米的杯子 ) 煮熟。 3. 再將冬瓜、薑絲放入鍋中,加鹽調味,煮至冬瓜熟軟。 4. 食用前撒上蔥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