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過一夏 -減肥
中醫減肥並無偏方,重點在針對不同體質,找出最適合的方法,必須「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才能見效。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肥胖,其因可分為內因及外因兩種。外因是由飲食過量、運動過少等因造成,內因乃真陽不足、脾氣虛弱、痰濕內停所致。中醫認為「脾」主肌肉,能轉運食物中的營養及消化,以滋養全身,若真陽不足、脾失健運,則身體運化功能失常,而易變成痰濕(脂肪)積存於肌膚之中,形成肥胖。故中醫治療肥胖常以健運脾氣、燥濕化痰為主,並針對不同體質,找到最適合個人的方法,配合「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的方式進行。肥胖的中醫辨證分型,一般可分為「虛」、「實」二大類,即俗稱的「虛胖」、「實胖」。
中藥依不同體質,給予減重處方的原則: 不少人曾聽過「你的肥胖是屬於虛胖」這句話,但相信真正了解虛胖定義的人只佔少數。 實胖型:中藥治療時胖型患者通常用「瀉劑」,如防風通聖散、痲子仁丸等,故高血壓、高血脂症 兼有便秘者最適合。 脾虛挾濕型:即所謂的虛胖型,症狀表現為體態肥腴、肌肉鬆軟、頭重胸悶、大便稀溏。 治療原則:宜燥濕化痰,健脾益氣。治療方劑有參苓白木散加減。 痰濕阻絡型:表現為型體肥胖、白天睡覺、夜寐不寧、胸脅刺痛、煩躁、舌苔滑膩。 治療原則:為化痰散結、疏經活血。治療方劑為二陳湯加減。 肝鬱夾濕型:時常感覺煩躁、心情鬱悶、胸脅脹滿、尿短而黃、舌紅、苔薄白或黃白。 治療原則:清肝瀉火、健脾滲濕。治療方劑為柴胡疏肝湯合五苓散加減。 脾腎兩虛型:體型較為胖嫩,並肩見畏寒肢冷、下肢水腫、心悸、舌淡紅、苔薄白。 治療原則:為補益脾腎、溫化水濕。治療方劑為濟生腎氣丸加減。 肝腎陰虛型:表現為失眠、多夢、易疲倦、腰膝痠軟、大便乾結等。 治療原則:為溫補肝腎、滲利溼熱。治療方劑有六味地黃丸加減。 肝鬱氣滯型:表現為胸脅疲滿、心情急躁、易怒等。 治療方劑: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若兼有水腫,則以五苓散加減;兼有痰濕阻絡,則改用二陳湯或溫膽湯加減。
減肥要注意 很多人以為中藥藥性溫和,自行購買服用如防已黃耆湯、防己茯苓湯等來減輕體重,這類以防己為主的中藥方劑,有明顯的利尿作用,若過度服用或服用時機不對,易產生腎臟毒性、繼而破壞腎小管,引起腎小管壞死的嚴重後果。防風通聖散、痲子仁丸等方劑自行服用來減肥,這類以大黃為主的中藥方劑,因為大黃含有大黃酸,藥理研究證實具有強力瀉下的作用,能刺激大腸,增加其推進性蠕動而促進排便,長期過量服用易損傷脾胃功能,孕婦、老人、甲狀腺機能低下者更不可濫用大黃,大黃為主的方劑作為減肥之用時,需要有醫師評估用量與用法,才不會危害身體健康。
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肥胖的單味減肥中藥,可分為以下六大類 瀉下藥: 大黃: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促進腸道蠕動、通便等功效。據研究,大黃可加強大腸蠕動,抑制大腸內水分吸收,以促進排便;並能減少膽固醇的吸收,故可預防及治療因肥胖所併發的高膽固醇症;另有降血壓、抗腫瘤等功效。但孕婦及哺乳其間的婦女慎用,而患有慢性消化道潰瘍者嚴禁服用。 火麻仁:味甘性平。具有潤腸通便、補血等功效,可治療習慣性便秘、老人及婦女產後便秘、高血壓等症。長期腹瀉者慎用。 番瀉葉:味甘、苦,性寒。有瀉下、清熱之功效,主治便秘、腹部脹痛,還可清除宿食停滯腸道。因藥性偏寒,故體質較虛弱者、孕婦,及月經期、哺乳期的婦女應慎用。
利水滲濕藥: 茯苓:味甘淡、性平溫。有利尿、排除體內多餘水分、鎮靜、化痰等功效,主治尿少導致全身水腫、腳氣水腫、喉嚨痰多、激烈活動時會有嘔吐感、心悸健忘、失眠等症。尿多、遺尿者勿用。 澤瀉:味甘鹹、性微寒。有利尿、清火瀉熱之功效,主治腎炎所導致的水腫、腳氣水腫、尿少、口渴、高血壓、高膽固醇等症,特別適合中、高度肥胖患者服用。若有頭暈耳鳴、腰膝無力、怕冷、面色發白等症者忌服。 麻黃:味辛、微苦,性溫。有幫助排汗、擴張毛細孔、利尿等功效,主治水腫肥胖者兼有咳嗽、流鼻水、頭痛,及尿少、不易流汗等症。易流汗者夏天禁用。
袪濕化痰藥: 半夏:味辛、苦,性溫,有毒。可除去體內多餘水分,並有化痰、鎮靜等功效,主治肥胖者伴有喉中痰多、活動易喘、頭痛、頭暈等症。孕婦忌用。 枳實:味苦酸,性微寒。有通便、幫助排氣、利尿消腫等功效,主治上腹部脹滿疼痛、腳氣水腫、大便乾結等症。孕婦及慢性腸胃炎者慎服。
活血化瘀藥: 川芎:味辛性溫。有活血化瘀、鎮靜、降血壓等功效,主治肥胖者兼有頭痛、胸腹疼痛、眩暈等症。孕婦及經期婦女、胃出血患者等勿用。若長期單味久服川芎,有令人暴亡之危險,應慎用。 丹蔘:味苦,性微寒。有活血散瘀、涼血清心、養血安神等功效,主治月經不調、心絞痛、瘀血腹痛、關節疼痛、心肌梗塞等症。孕婦、習慣性流產者勿用,有出血傾向者不宜大劑量服用。
養血滋陰藥: 何首烏:味苦甘,性溫。有補肝益腎、消腫止痛、潤腸通便、解毒等功效,主治腰膝酸軟疼痛、筋骨酸痛、遺精、高血脂等症。本藥非常適合脂肪型肥胖、重度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肥胖者服用。腹瀉者慎用。 當歸:味甘苦,性溫。有補血、調經、鎮靜、潤腸通便等功效,主治貧血、月經不調、頭暈目眩、大便乾結、便秘等症。腹瀉者不宜服用。 枸杞子:味甘性平。有滋補肝腎、強筋健骨等功效,主治頭暈目眩、腰膝酸軟、遺精、眼睛乾澀等症狀。腹瀉者忌用。
健脾益氣藥: 黃耆:味甘性溫。有滋補強壯、利尿退腫、消炎等功效,主治體虛肥胖、水腫、中氣不足、活動易喘、糖尿病等症。若有咽乾舌燥、手腳發熱、小便黃、大便乾結等症者忌服。 白朮:味甘性溫。有健脾除濕、利尿、健胃等功效,主治肢體浮腫所形成的肥胖、水腫腹痛、腹瀉等症。喀血、流鼻血及容易疲勞,並有頭暈耳鳴、健忘、腰膝酸軟、遺精等症狀者勿用。 杜仲:味甘微辛、性溫。有滋補肝腎、強筋壯骨及安胎的功效,主治腰膝酸軟、小便頻頻、高血壓等症,其降低膽固醇之吸收及降血壓的作用對肥胖者非常有益。 山楂:味酸、甘,性溫。有消食化積、行氣活血、補脾胃等功效,可治療消化不良、腰痛、經期腹痛、高血壓、高血脂症。
夏季減肥食品 木耳 功用:滋養益腎,安神潤燥,活血去瘀, 有滋養、益胃、活血、潤燥 。 主治:高血壓,便秘,減肥。 也可治療腰腿麻木、疼痛等症。國外科學家發現,木耳能減低血液凝塊,有防止冠心病的作用。 禁忌:孕婦不宜食用。
蒟蒻 藥理:蒟蒻又俗稱魔竽、菎蒟,製作方式通常將其地下莖曬乾及磨碎後,再使用水混製而成, 100 公克的蒟蒻約含 95 公克的水,因此含水量非常豐富。蒟蒻含相當多纖維,以同等的重量來看,所含的膳食纖維約為青江菜的兩倍,且纖維種類和水果中的果膠一樣,皆屬水溶性纖維,可吸收大量的水分,增加糞便體積,並刺激腸胃蠕動。 功效:蒟蒻的熱量很低,因此也常被當作減肥時的聖品。也有化痰散積、行瘀消腫、利尿、緩和藥劑。 主治:痰嗽、積滯、經閉、鐵打損傷、癰腫、疔瘡。
愛玉子(天拋藤) 藥理:植物膠是一種能溶於水形成膠狀有黏性的物質,如燕麥、大麥、乾豆類、車前子、愛玉子等含植物膠豐富, 之所以重要,就在於它的不被消化吸收的特性 。 功用:有消暑、生津、止咳、清涼、解熱等功效。 主治:利水、消腫,祛風,行血,治風濕病,關節疼痛、胃實清暑解渴、治糖尿病。
刮痧瘦身 刮痧是一種瀉氣療法,瀉氣療法的「瀉」是循氣血走向、逆經絡而走的,主要功能是疏通經絡,通氣活血,促進新陳代謝。 用具:刮痧板最宜,也可用 邊緣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湯匙。 用法: 1.沾推拿油、潤膚油類或清水在體表部位進行反複刮動。 2. 臉部用毛巾擦乾淨,刮痧器具用 75﹪酒精消毒。 3.順一個方向刮,部位 由下往上刮 ,有順序的刮,不可來回。 4.刮具鈍緣與皮膚接觸,成45度角為宜。 5.每個點刮20次,總時間20-25分鐘為宜,不一定硬要刮出紅紫色。
瘦臉 1. 聽會 循行筋絡:足少陽膽經 取穴:耳前骨上,張口時會下陷之處,即本穴
2. 巨 ? 循行筋絡:足陽明胃經 取穴:鼻孔旁 8 分,直對瞳(五分=半吋)
3. 顴 ? 循行筋絡:手太陽小腸經 取穴:顴骨上一小小之凹陷
4.大迎 循行筋絡: 足陽明胃經 取穴:下頷骨前一吋二分
5.渴點 循行筋絡:耳穴 取穴:耳小豆前凹窩
6.頰車 循行筋絡: 足陽明胃經 取穴:下頷骨前上方
瘦手臂 1.曲池:由上向下刮,手陽明大腸經 2.手三里:由上向下刮,手陽明大腸經
瘦小腿 1.足三里:由下往上刮 2.委中:由下往上刮,足太陽膀胱經 3.承筋:由下往上刮,足太陽膀胱經 4.承山:由下往上刮,足太陽膀胱經
瘦大腿 1.合谷: 由上向下刮,手陽明大腸經 2.曲池穴:由上向下刮,手陽明大腸經 3.大椎穴: 由上向下刮,督脈 4.三陰交: 由上向下刮,足太陰脾經 5.足三里: 由下往上刮,足陽明胃經 6.豐隆穴: 由下往上刮,足陽明胃經 7.陰陵泉: 由上向下刮,足太陰脾經
瘦小腹 以下四穴有助於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排氣、排便,避免水腫,及幫助腸胃蠕動、鍛鍊腹肌。 1.水分穴:肚臍上一指的位置 由上向下刮,任脈 由上向下刮,足少陰腎經 3.天樞穴:肚臍旁各兩指的位置 由下往上刮,足陽明胃經 由上向下刮,任脈
去脂養生茶飲 1. 輕燕消脂茶 成份:黃耆 3 錢、車前子 2 錢、草決明 3 錢、桑葉 2 錢、烏梅 3 錢、陳皮 2 錢、山楂 2 錢。 作法:以 2000 ㏄水煮茶。 禁忌:孕婦、胃潰瘍、胃出血患者、習慣性腹瀉者勿用。 適用:專為上班族、家庭主婦、大魚大肉、飲食失衡的現代人創製而成,能順暢消化道系統、促進新陳代謝,具備草本植物質純溫和特性,長期飲用可達到並保持健美標準。
2. 綠豆薏仁湯 材料:綠豆、薏仁各 100 克。 作法:將薏仁及綠豆洗淨後,放入砂鍋內,加入適量的清水,煮沸後轉小火熬煮熟爛即可。可加入些許白糖或代糖調味。 功效:清熱、利濕、減肥。 適用:身體濕熱、肥胖者。
3. 玉竹菠菜湯 材料:玉竹 30 克、新鮮菠菜半斤。 作法: 1. 將玉竹洗淨,切碎煎湯,去渣取汁。 2. 將菠菜洗淨切碎,玉竹濃汁及菠菜一同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或高湯。 3. 同煮成湯,調味。 功效:止渴、潤腸、減肥。現代研究,玉竹有改善血液循環、降血糖、強心等作用,故可治療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等,還有減緩皮膚衰老、加強皮膚彈性及延年益壽的功能。
4. 酸甜消食茶 材料:決明子 20 克、山楂 5 克、陳皮 5 克、甘草 4 片。 作法:用 800 ㏄水煮沸,再用小火煮 5 分鐘,去渣飲用。 功效:健脾胃,消食積,潤腸通便,促進胃液分泌作用。
5. 輕身玉茶 材料:玉竹、玉米鬚各 20 克,參鬚、枸杞各 10 克。 作法:以 800 ㏄水煮沸,再用小火煮 5 分鐘,去渣飲用。 功效:利水消脂,改善水腫型肥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