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柿子有撇步
陳潮宗 中醫師
中國的歷史上記載柿子的栽培歷史有 2500 年以上,以文人的眼光觀之,讚美柿有七絕「樹多壽,葉多蔭,無鳥巢,無蠹蟲,霜葉可玩,佳食可啖,落葉肥大,可以臨書」;柿子營養豐富、飽足感高,柿餅甜度高,可當糧充饑,所以自明代起,柿產區多以柿餅代糧備荒,北魏《齊民要術》中用嫁接方法繁殖柿,無怪乎中國人非常重視柿子的種植。
柿子充饑解餓
100 克的鮮柿子有 68 大卡,含有 3-4 克的膳食纖維,亦含鈣、維生素 C 、胡蘿蔔素、糖和蛋白質及鐵、碘等微量元素,有時候排便不順暢,吃一個柿子,隔天就能順順暢暢!還有,柿子的飽足感很高,如果說要節食,可以先吃一點點東西,再配顆柿子,最後喝一些湯湯水水,就會感覺非常的飽,而且攝取的熱量也不高。
柿子入藥
柿子入藥,包括柿肉、柿蒂、柿葉、柿餅,甚至柿餅上那層白色的柿霜,都各有不同的療效;《本草綱目》就有記載:「柿子味甘,性寒,能消熱去煩、止渴生津、潤肺化痰、治療熱咳。」《隨息居飲食譜》:「鮮柿甘寒,養肺胃之陰」,用於燥熱咳嗽、口乾口渴。剛剛好台灣冬季乾冷,常常讓人感覺口渴、喉乾,吃吃柿子能潤澤口咽部。
柿餅:味甘澀,性寒,有潤肺、澀腸的功效,主治熱咳、咳血、便血等症。
柿霜:柿餅在加工過程中,自然在表面產生白色霜狀物,就是柿霜,含有甘露醇、葡萄糖、果糖、蔗糖,用於治療肺熱燥咳、咽乾喉痛、口舌生瘡、吐血咳血等症。市售柿餅有些是沾糖粉,並不是柿霜,要注意。
柿蒂:性溫味苦澀,可治嘔心及夜尿症。
柿葉:治喘咳、肺氣腫,柿葉茶可以酌量飲用,保護心血管系統。
柿樹根、皮:有涼血、止血的功用,柿樹皮治燙傷。
未熟柿子會咬舌頭
未成熟的柿子所含的單寧酸是水溶性的,容易與舌頭表面的黏膜蛋白質結合而凝固,會讓舌頭有緊繃的澀感,成熟以後的柿子所含的單寧酸是不溶於水的,吃起來就不再有澀味了。
挑選柿餅與保存
QQ 軟軟的柿餅,風味特殊,從胖柿子變成扁柿餅的過程就像減肥一樣,不斷的烘乾、捏壓,把新鮮柿子抽乾成柿餅,製作過程約 6 天時間;好的柿子才能做成好柿餅,所以,柿餅色澤橘紅、皮薄,只要、「屁股」部分無黑色塊,品質較佳!還有柿餅雖然加工過,但是非常容易壞掉,買回家後最好放在冷凍庫保存,約半年至一年要吃完,放置室溫下約 2-3 天要吃掉,不然就會有一股開始發酵的酸味,此時就已經不能吃了。
食柿八不宜
未成熟的柿子「不」吃:因為未成熟柿子含有鞣酸,吃起來有澀味,鞣酸容易與鐵結合,會妨礙鐵的吸收,而且空腹吃太多,易嘔吐、噁心。
糖尿病者不宜吃:因為柿子含糖高,易使血糖升高。
柿子皮不要多吃:柿子皮含有較多鞣酸。
患有慢性胃發炎、胃排空能力差、消化不良者不宜吃:因為柿子性寒,且容易消化不良。
《隨息居飲食譜》:「柿子不可與蟹同食」,因為這兩種食物都屬寒性,一起食用會引起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
不宜和其他高纖維食物一起吃:會更難消化。
空腹、饑餓時不宜食用:空腹食柿,柿子在胃中結成硬塊,產生柿石。
過度勞累、疲乏時不宜食:此時五臟乏力、消化差,不宜再吃難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