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園地>民間傳說放大鏡 |
傳承兩千多年的坐月子儀式,有諸多禁忌必須遵從, 聽到如此多禁忌,相信讓許多正在懷孕或是剛生完產的婦女壓力倍增! 古早的禁忌,都基於對產婦的一種「隔離保護」措施,提供一個不受干擾、可以完全臥床靜養的環境,以現代西醫理論加上中醫的觀念,非常贊成對產婦的隔離保護,但實行的方法與古早不同,目的都是避免產婦感染,讓產婦休養、恢復體能與健康,應當用合乎科學的方式坐月子,推動產後養生新主張。 然而在今日這個強調科學化的時代, 好的禁忌不妨遵行,換來一輩子的健康;而毫無根據的禁忌則應破除,免得讓產婦在產後多重的壓力下更無所適從,反而造成產後憂鬱等問題。 坐月子的禁忌不一定要全盤接受,以下就?您一一解讀,重新審視老祖宗的智慧,擷取精華、破除迷信,讓月子坐的科學化、現代化。 |
![]() |
|
![]() |
坊間有人倡導坐月子不可貪沾一滴水,也不可以吃稀飯、牛奶、果汁等,不然將來會患風濕病或神經痛,還會使內臟下垂。 |
![]() |
實這是誤導社會大眾的錯誤觀念。生產時喪失了大量體液,如血液、汗水、唾液等,產後又容易流汗,在身體水分大量流失後,如果嚴格限制水份攝取,會使體液電解質不平衡,造成脫水的現象,如果只以米酒水、藥膳湯來解渴,可能會出現越喝越渴越上火的情形,所以口渴時候,喝些較清淡的湯品,如銀耳湯、山藥湯等,也可以把水果切塊煮成水果茶,宜多選用溫熱性的水果如葡萄、龍眼、櫻桃等,即使寒性的水果煮食後就不會過於寒涼。 |
![]() |
|
![]() |
《葉氏女科證治》 “產後七日內,毋起早以冒風”;“產後忌冒風,而產門更應緊防”;“夏月忌貪涼用扇,食冷硬物,及當風坐臥”。 |
![]() |
中醫非常重視坐月子時不能吹風,因為產後氣血虛弱、筋骨鬆弛,風寒濕邪易趁虛而入,引起感冒、風濕、關節酸痛、腹瀉等疾病;所以冬天坐月子注意室溫,風不可太大、室內不可太悶,必要時可以空調來改善溫度及濕度,夏季炎熱的氣候最難熬,但也不可直接吹冷氣、洗冷水澡,電風扇、冷氣、自然風都算是六邪中的「風邪」,容易使產婦感冒。
如何讓室溫舒適呢?在家中可以把電扇對著反方向吹,讓風打在牆壁反彈回來,使室內空氣流通,冷氣不可直接吹到產婦,必須向著無人的地方吹,再感受涼意即可,同時最好穿著寬鬆輕薄的長袖衣物,預防環境冷熱變化,如出入冷氣房或是汽車內外而引起感冒。 若要出門一定要穿上長袖衣服、襪子、戴上帽子,將全身包住,以免出門吹風加上產婦體質正虛弱,而受到感染。 |
![]() |
|
![]() |
不能洗頭、洗澡,最多只可以熱水擦拭身體,預防月內風、頭痛、感冒等症。 |
![]() |
早期生活條件較差,所用的皆是河水與井水,其中維生物多,也無好的過濾、消毒方式,如果接觸到傷口有感染的危險,當時女性頭髮又長,沐 浴後不易吹乾,容易有感冒、感染的機會,所以這也是保護產婦的一種方式。 產後一星期只要體力許可,備好暖爐在旁,沐浴、洗完頭髮最好趕快在房間內擦乾、吹乾,不要著涼即可,也避免在浴室內使用電器,預防意外發生。 台灣地區天氣多溫暖,夏季更是炎熱,如果屬於油性髮質者,一個月不洗頭,不但不衛生,還可能頭皮發炎,不洗澡讓會陰部滋生細菌,亦使會陰傷口感染,所以產後注意陰部的護理,要定時更換棉墊護墊,洗澡以淋浴為主,使用弱酸性的沐浴用品清潔外陰,陰道內不要沖洗,並且儘量穿寬鬆棉質的內褲,避免陰部不適及感染。 |
![]() |
|
![]() |
《葉氏女科證治》 “產後七日內,毋犯冷水,毋洗下部。” |
![]() |
與產後禁洗頭、洗澡,禁吹風的道理是一樣的。產後百節空虛,外在的風寒濕邪易趁虛而入,若於月子期間碰冷水,容易導致關節痠痛等問題,因此坐月子期間避免碰觸冷水,擦澡、洗頭、洗手等都用溫水,不要因為夏季炎熱貪涼使用冷水。 |
![]() |
|
![]() |
《葉氏女科證治》 “產後七日內,毋梳頭以勞力”。 |
![]() |
古代婦女都是留很長的頭髮盤起來梳成髮髻,梳起頭來更費時費力,因此古籍裡才會提醒產後婦女禁止梳頭。而現代人頭髮不至於太長,因此也就不需理會這項禁忌了。但還是建議孕婦在產前先將頭髮修剪成好梳理的髮型,如此一來月子期間也就不需花太多時間在梳理頭髮上,洗起頭來也比較方便、快速。
|